《敦刻尔克》在我国上映后,影迷粉丝们都在为其宏伟的战争场面、演员们精湛的演技喝彩。可是,有谁知道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不久之后,在远东战场上也有一场悲壮同时又让人愤怒的缅北大撤退呢?
不仅如此,这两次相隔千里、看似无关的军事行动,却皆出自于一人之手,那就是著名的“逃跑将军”哈罗德·亚历山大。
敦刻尔克大撤退发生在二战期间的1940年5月25日,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英军在敦刻尔克这个位于法国西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小城策划了一项代号“发电机计划”的军事撤退行动。大英帝国在宣传这次“伟大”的胜利时,称赞行动指挥官成功保住了盟军主力,为日后反攻欧洲大陆,击败纳粹德国奠定了基础。
事实真相又真是如此吗?
其实,这场“伟大胜利”的指挥官——“逃跑将军”哈罗德·亚历山大,将英法联军所有的重型装备都丢弃在了欧洲大陆上,为德国横扫欧洲大陆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导致西欧除英国、瑞士和西班牙以外的主要地区全都落入了德国人的手里。
但不论怎样,“逃跑将军”哈罗德·亚历山大在这场撤退行动中并没有抛弃盟军,至少挽救了许多士兵的生命;可是在远东缅北战场上,“逃跑将军”哈罗德·亚历山大却背信弃义,擅自撤离战场,致使我国远征军将士们腹背受敌,损失惨重,令人愤怒!
1941年12月23日,大英帝国为守护其在远东殖民地的利益,与国民政府签订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成立中英军事同盟。
1942年4月19日,孙立人将军率领新38师为解救英国盟军和被日军俘虏的英缅军官兵,发动了仁安羌战役。在取得了胜利后,孙立人将军原想继续攻击,但英缅军第一师却在“逃跑将军”哈罗德·亚历山大的指挥下全线向印度撤退,致使我国将士们陷入日军包围。
由于饥饿难忍、疾病和霍乱蔓延,我远征军将士被迫进入河谷野人山,伤亡惨重,大约有4万中国军人在野人山牺牲!
如今,战火硝烟渐渐消散,世界却好像只记住了敦刻尔克大撤退的“英勇果断”,可谁又知道在异国战场上,浴血奋战、血战到底的我国远征军将士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