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继发现首个完整战国楠木井后,近日,荆州市考古人员又在荆州区纪南镇高台村的引江济汉工程河道上,发掘出一口珍贵的战国楠木井。
因几天干旱无雨,昨天上午,荆州区纪南镇高台村引江济汉工程河道施工现场河床显得十分干枯。考古人员在一个约数丈见方的深坑前,赫然发现了一口楠木井。这口楠木井分成三节,中间一节最长,约有2.5米,距井底的一节楠木约0.9米,最下端还有一个深约1米的井圈。距井口的一节楠木长约0.7米,井口处的楠木呈灰黑色且参差不齐,依稀可见岁月风化的痕迹。
由于年深月久,楠木井的楠木多处腐朽,考古人员正小心地将附于井壁的楠木取下保管。
荆州博物馆副馆长贾汉清在现场介绍,这口楠木井深约6米,井的内径74厘米,楠木圈厚度约5至6厘米。经判断,这口楠木井是古人挖好井后,将楠木“掏”空后再置于井内,以保护井壁。
“这口楠木古井为战国时所建,距今有2000多年了,考古人员在井内发现了陶罐等12件文物……”贾汉清说,高台村的古井群去年底就发现了,初步判定这一带有200多口古井,现在进行的是抢救性发掘。在今年3月上旬,高台考古队就开始着手准备古井发掘工作,至目前已发掘古井77口。
经过对这口楠木井的研究,可以初步判定楠木的木质同拍马村楠木井楠木木质相差无几,树龄约为1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