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随着兵马俑2号坑的再度发掘,人们也对二号陪葬坑也十分的关注。二号坑又会发掘出什么呢?陪葬坑究竟埋葬了什么?在新一轮发掘中,还会不会有彩绘陶俑的“石破天惊”
我国考古史上发现的最早骑兵俑群
经过局部试掘,已知二号坑是一座地下巷道式的土木结构建筑,平面呈曲尺形,面积约6000平方米,东西两端各有四个斜坡门道,北边2个斜坡门道,其建筑的立体结构和营造方法与一号坑相同。试掘中出土了224件陶俑、11乘战车、96匹陶马以及许多重要兵器,发现了大量珍贵遗迹。
在第一次发掘时,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棚木遗迹层被揭示出来,考古队在对19个回填的试掘方进行细部清理后,共出土20辆木质战车(其中5辆仅揭示出局部)、82匹拉车的陶马(其中8匹仅露出局部)、40匹骑兵的鞍马,以及224件各类武士俑。
“四个小阵组成曲尺形大型军阵,这是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秦俑博物馆原馆长袁仲一说:“以往认为独轮车始于西汉,我们发现了修建俑坑时的运载工具——独轮车车辙印痕,证明秦代已有独轮车。”
二号坑是个具有“前角”、“后犄”的曲形阵,全坑形成了“大阵套小阵,大营包小营,阵中有阵,营中有营”的特殊军阵。专家说,骑兵小阵发现骑兵108骑,这是我国考古史上发现时代最早的骑兵俑群,证明骑兵在秦代已经是一个装备齐全的独立兵种。该坑车、步、骑三个兵种混合编组,则是在军阵上的一个重要发现,反映了古代“易则多其车,险则多其骑,厄则多其弩”的战术思想。
根据试掘和第一次发掘情况分析,专家推测,二号坑将会出土89辆木质战车、261件高大的陶质车士俑、365匹拉车的陶马、116尊骑兵俑、116匹陶鞍马和562尊步兵俑,以及大量的金属兵器。
袁仲一告诉记者,兵马俑坑出土的青铜兵器都是铸造成型,再经锉磨、抛光等细加工,它们埋在地下2000多年,出土后仍寒光闪闪、锋利无比。经检测,剑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铬盐氧化层,厚10-15微米,含铬量一次检为1.2%,二次检为0.6%-2%,具有良好的防腐抗锈性能。“以往认为这一工艺近现代才出现,德国于1937年、美国于1950年发明铬盐氧化处理技术,并先后获得专利。而中国远在秦代就已经创造了类似的工艺,这是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