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是什么意思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中国式”在中国人的心理上,可以解释为,中国传统的习俗、传统的风俗、传统的节日等。也可以解释为中国式的一些人和事的行为,比如:思想不开放、固执守旧、片面地教条等。
外国人的眼里把中国存在的守旧弊端现象解释为:一部分人或一些群体的不良习惯、不良思想、不良风气。它不能代表中国的全貌,如此的“中国式”显然不能代表整个社会。同时,其反映出的问题绝不能掉以轻心。不希望这种“中国式”成为“中国病”、“中国问题”的代名词,更不能让这种标签给中国的面貌和形象抹黑。
在中国人的眼里,中国式”的说法最初源自王海鸰的小说《中国式离婚》,改编成电视剧后曾火热一时,衍生出“中国式××”等说法。2012年,网友提出的“中国式过马路”,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成为“中国式”爆发的导火线。媒体上出现大批以戏谑口吻议论国人或中国社会问题的“中国式××”,如“中国式接送孩子”“中国式相亲”“中国式插队”等等,于戏谑中表达自嘲与质疑。该词汇在2012年12月被《咬文嚼字》杂志评为“2012年十大流行语”。通过它能看出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看出中国人的心理状态、思想状态和生活状态等。
中国式确切地说,是指中国自己发展的模式。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国家发展的模式必定是拥有经济、政治、文化等制度内涵的社会经济结构;检验模式成功与否的客观标准,是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改善和社会进步;模式是呈现在公众面前的真实形象,不需要刻意打扮,也不应任意涂抹;国家发展道路的模式必然含有制度的内在动力,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根本不可能有中国成功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和中国制度的有效融合,使得中国在处理公平与效率、长远与当前、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上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做得更好。中国制度在中国模式形成中发挥的整体优势、系统功能和综合作用,中国模式取得巨大成就的关键在于其制度因素,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很难说会有取得巨大成功并推动中国和平崛起的中国模式。因此,只有结合中国制度,才有可能把有关中国模式的分析研究提升到应有高度,从而真正认识到中国模式的巨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