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重要知识点整理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一、导论:
1、发展——个体生命全程中所发生的系统的、连续的变化过程。(成熟、学习是发展的两个原 因)成熟——个体按照遗传基因中预先设定的生物程序的发展,学习——由个体的经历或实践导致的个体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发展分为生理、认知、情绪与社会性发展三个领域。
2、儿童: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一段时期,
3、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的内容:1.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规律)2.揭示儿童心理发 展的原因和机制。3.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4.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
5.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4、发展心理学家的任务与目标:描述、解释、预测、帮助,使儿童发展最优化。
5、洛克——蜡板说——教育决定论者;
卢梭——天赋说——把儿童看作高贵的自然人,教育遵循自然的法则《爱弥尔》
婴儿传记(达尔文、普莱尔)、达尔文的进化观点,代表作《一个婴儿的传略》
6、1882年,德国、普莱尔《儿童心理》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1930年,何林渥斯出版《发展心理学概论》,是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
7、霍尔: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首创问卷法
二、儿童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
1、争论:1. 儿童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2. 对人的发展、(生物因素)还是(环境因素)起主要作用?3. 儿童是积极参与到发展过程中去,还是被动接受社会和生物影响?4. 发展是连续的还是不连续的?5. 发展的最显著方面是所有人类表现出来的“共同的东西”,还是每个人表现出来的特定性的、个体式的发展?
2、遗传与环境的争论:绝对决定论: 遗传决定论(高尔顿)环境决定论(华生)
共同决定论:格赛尔、成绩优异说、双生子爬梯实验、支配发展的因素有成熟和学习
相互作用论:皮亚杰、阿纳斯塔西、沃纳、瓦龙、维列鲁学派。
3、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表现形式: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
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
4、精神分析的发展观:弗洛伊德以自己对病态人格的研究为基础,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人被强大的、必须满足的生物欲望驱动。本我:本我遵循快乐原则,本我是人格中的生物成分。自我:自我是人格中的心理成分,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行动。超我:超我是人格中的社会成分,超我服从于完美原则。超我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良心,一是自我理想。最大的贡献:无意识动机的概念
5、第一阶段:口唇期(0-1岁)吃奶和吸吮给儿童带来最大满足 第二阶段:肛门期(1-3岁)性器是儿童快乐和满足的主要来源 第三阶段:前生殖器期(3-6岁)第四阶段:潜伏期(6-11、12岁)第五阶段:青春期(11、12岁)
6、在里必多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两种危机:固着和倒退
7、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 美国、主要著作有:《年轻的路德》、《儿童期与社会》、《自我认同:青年期与危机》、《甘地的真理》
埃里克森认为,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
8、心理社会性发展的八阶段理论
第一阶段:学习信任阶段(出生-1岁)培养儿童的信任感,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埃里克森认为婴儿心理健康成长取决于养育者行为的质量。第二阶段:自主与羞怯、怀疑阶段(1-3岁)发展自主性、第三阶段:主动与内疚阶段(3-6岁)一是发展良心、二是获得性别角色第四阶段:勤奋与自卑阶段(6-12岁)强调教师在培养学生勤奋感的作用,
第五阶段:同一性与角色混乱阶段(12-20岁)发展自我同一感或者建立新的自我同一感(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串感觉。)第六阶段:亲密与孤独阶段(20-40岁)第七阶段:繁殖与停滞阶段(40-60岁)第八阶段:自我整合与绝望阶段(60岁以后)
8、华生:心理发展理论:1913,《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正式宣告行为主义的诞生,标志着行为主义革命的开始。华生是早期行为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基本理论观点 :环境决定论;行为主义理论:1、否认遗传的作用:行为的发生是由刺激引起的 2、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华生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小阿尔伯特对白鼠的恐惧说明了环境的决定作用证明了儿童的情绪是通过条件反射而习得的。他提倡因时制宜地采取教育措施,反对统一的教育标准,提倡在教育中培养儿童的各种习惯。他夸大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否定了儿童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9、巴甫洛夫认为学习是大脑皮层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巩固与恢复的过程。
10、条件作用的获得:条件作用是通过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反复结合而建立的。
中性刺激,一定要同时或先于无条件刺激呈现。
中性刺激于无条件刺激的间隔时间不能过长。
11、斯金纳:新行为主义-操作行为主义) 人类习得的多数社会反应都是自由地表现出来的操作。(2) 当人自发地出现一个反应并受到强化时,操作学习就发生了。
(3) 强化物的功能不是减小内驱力,而是增加反应出现的可能性。
应答性行为:指由特定的、可观察的先行刺激所引起的行为
操作性行为:指在没有任何能观察的外部刺激的情境下,有机体自发的行为
运用强化矫正儿童的行为:斯金纳认为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
12、班杜拉:1. 观察学习(直接强化,替代强化)2. 社会学习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
介绍“波比娃娃”的经典实验;相互决定论:同化与己,顺应于物;观察学习的定义: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出的行为及其结果,儿童既不需要直接作出反应,又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就可以完成的学习。有三类强化:直接强化、替代强化:个体因观察他人的某种行为受到强化而增强了自己出现榜样行为的频率、自我强化
13、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日内瓦学派代表人物。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
1、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成熟、练习和习得经验、社会经验、平衡、相互作用论
2、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机制: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
3、心理发展的本质就是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适应有三种方式:
(1)同化:指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格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同化是格式的量变)
(2)顺应:指内部格式改变,以适应现实。(顺应是格式的质变)
(3)平衡
4、思维的机制就是同化与顺应两种适应机能不断从低级的平衡达到高级平衡的过程
5、认知结构的基本单元称作图式,图式的变化包括两个过程:适应、组织
6、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思维的主要特点:通过感知、动作构筑动作格式;一周岁左右,建立“客体永久性”(指的是我们关于客体基本性质的内隐的常识信念。或当客体不在眼前时,婴儿仍然知道该物体是存在的现象。) A非B错误(很难抑制以前受到奖赏的某个反应;很难把物体的位置与特定的动作联系在一起);末期出现心理表征能力;反射图式:新生儿反射是感知运动智力发展的基础。
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前运算阶段的标志:表征和符号,思维主要特点:泛灵论思维。1、表象性思维(象征性游戏的出现)2、不可逆性思维3、思维的直觉性4、思维的自我中心性(三山实验)
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2岁)思维主要特点:1、获得守恒性2、思维的去中心化3、序列化和传递推理4、类包含;不能守恒的原因:1、思维是中心性的,以中心化为特点2、很容易被知觉到的外部特征所迷惑3、把水的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看做是不相关的
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思维特点:1、区分现实与可能2、进行假设、演绎推理3、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经典实验:单摆振动实验,形式运算是“代沟”产生的根本原因
13、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是一种介于儿童看得见的现实能力(表现)与并不是显而易见的潜在能力(能力)之间的潜能范围。
三、心理发展的生物基础:
1、唐氏综合征:第21号常染色体的分离变异
2、笨丙酮尿征:先天性代谢缺陷,早期检查和饮食干预可防止
3、胎儿的发育过程:胚种期(0-2周)、胚胎期(2-8周、胚胎期是胎儿发育的关键阶段、胚胎期的发育展示了一个从内向外,从头到脚的发展模式。)胎儿期
4、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一)关于畸胎形成的研究:畸胎形成物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伤害胎儿!(二)母亲的自身因素对胎儿的影响(三)药物及烟和酒对胎儿的影响:酒精综合征(四)激素(五)母亲所处的环境对胎儿的影响
5、儿童生理发展的基本原则:首尾原则、近远原则
6、身体的发展:人体的生长发育呈波浪式,发展不等速,快慢交替进行。
7、儿童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脑的发育是最优先的,神经纤维的髓鞘化,是脑内部结构成熟的重要标志,它保证神经冲动沿一定的通道迅速而准确地传导。婴幼儿大脑皮层的发育按一定顺序(“O-T-P-F”)进行。枕叶成熟最早,其次是颞叶、顶叶,额叶成熟最晚。脑发育的加速度现象是间隔出现的。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是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幼年儿童皮层主动抑制过程比兴奋过程弱。两个加速期:5-6、13-14
8、动作发展的规律:从上至下,由近及远,由大到小
9、环境对大脑发展的影响:可塑性、修复性
10、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生存反射:眨眼、呼吸、吞咽,原始反射:足趾反射(巴宾斯基反射),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惊跳反射(莫罗反射),游泳反射,行走反射
11、独立行走对婴儿心理发展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1)婴儿的躯体移动从被动转为主动,使活动具有一定的主动性;
(2)主动行走可以扩大认知范围;
(3)增加了与周围人的交往机会。
12、够摸动作:最先发展的精细动作
13、手的抓握动作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随意性,发展的重点是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
重要意义:(1)主动性:主动探索和认识周围事物;(2)逻辑思维:开始操作工具,使动作具有间接性;(3)经验丰富:使动觉、触觉、视觉等多种感觉协调活动,为知觉发展奠定基础。
14、左、右半球在某些方面成为优势半球,这种机能不对称被称为大脑单侧化。
15、出生后的前几年,脑机能的可塑性是一生中最强的时候。
四、儿童的认知发展:
1、评定新生儿感觉的常用方法:1、视觉偏爱法 :通过给婴儿呈现两个(或更多)刺激物,观察他更喜欢哪一个,从而获取婴儿知觉发展的相关信息的方法。
2、习惯化与去习惯化3、诱导电位法 4、高振幅吮吸
2、视觉的产生与发展:(1)视觉调节能力的发展(2)视敏度的发展(3)颜色视觉
视崖实验说明婴儿具有深度知觉。
3、听觉:涉及到三个方面:检测、辨别、定位;定位:“U”字形发展曲线,胎儿期即已产生听觉
4、信息加工系统模型把人的思维分为3个基本成分:感觉登记、工作记忆或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认为5—9个组块。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开始发展。
5、长时记忆:无意识记优于有意识记,形象记忆占主导,加工(记忆)策略:复述、组织、精加工、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速度呈现先快后慢的特点
6、记忆策略:中介缺失、产生缺失、利用缺失,复述
7、元记忆——弗拉维尔,个体对自己记忆内容的输入、存储、搜索和提取进行处理和监控的能力。元记忆知识最早出现在4岁儿童身上。
8、错误信念任务被视为儿童是否具有心理的表征理论的检验。
9、左右概念的发展:第一阶段(5-7)辨认自己的左右方位 第二阶段(7-9):初步掌握左右的相对性 第三阶段(9-11):灵活掌握左右的概念
五、儿童智力的发展:
1、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理论:智力由一种单一的G因素(一般因素)和一系列的S因素(特殊因素)构成。2、 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式:操作、内容、产物3、单因素说(比奈)多因素(桑代克)与群因素说(瑟斯顿)流体-晶体智力理论(卡特尔)层次结构模型(弗农)三元智力(斯滕伯格)情境理论;经验理论,成分理论、pass模型(戴斯)
2、流体智力:以神经生理为基础,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相对不受教育文化的影响。在青春期后开始缓慢下来,较早衰退。晶体智力:通过教育和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发展持续,青年期仍在上升,保持至老年。
3、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语言、运动、数理逻辑、人际关系、空间、自省、音乐、自然观察能力
4、比奈-西蒙量表:第一个
斯坦福-比奈量表: IQ=MA/CA× 100\个体的智力年龄MA与实际年龄CA的比率“比率智商”
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采用离差智商,把智力分成言语和操作两部分
韦氏学前儿童智力量表
婴儿的智力量表:格塞尔发展程序表、 贝利婴儿发展量表
5、智商的分布——正态分布(常态分布)、智力缺陷以智力程度和适应行为作为分类标准。
以IQ=100为中轴线,即儿童智商大部分在100左右
六、儿童语言的发展:
1、语言发展是从儿童在1岁左右说出第一批真正能被理解的词开始。以词为界划分为语言准备期(产生和理解)和语言发展期
2、婴儿期言语形成的基本规律是先听懂,后会说
3、18个月起词汇量骤然增长,即“词语(命名)骤增”现象。词的扩张和缩小在2-6岁儿童中普遍。
4、不完整句:单词句-电报句-完整句:简单句-复杂句-复合句
5、单词句(1-1.5):特点是:单音重叠;意义不明确;与动作紧密结合;词性不确定。
6、幼儿复句中最显著的特点是结构松散,缺少连词。
7、非语言策略:是儿童理解句子的一种策略,指儿童在理解句中某些词时,常根据参照物的特点和自己对事物的预期来理解词义的策略。
8、语言获得理论:1、环境论:模仿和强化 2、先天决定论:先天语言能力说(言语转换生成说)、自然成熟说3、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论:
七、情绪的发展
1、情绪是对客观事物与个人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是个体对外部和内部事物的主观体验,它伴随一系列复杂的行为变化,包含引起情绪的情境、身体状态(生理)、情绪表现(表情)和情绪体验四个基本成分。
2、情绪发展理论:学习理论:通过经典性条件反射获得——华生(阿尔伯特恐惧习得实验)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获得——斯金纳、通过观察学习习得——班杜拉
知觉再认理论——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认知理论
3、微笑发展阶段:第一阶段(0—5周):自发微笑,又称内源性微笑。
第二阶段(3、4周起):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第三阶段(5、6个月起):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4、社会性参照:婴儿理解或解释面部表情的能力。即当婴儿在环境不确定时参照照料者的表情再作出反应的现象。
5、自我意识情绪是个体在具有一定自我评价的基础上,通过自我反思而产生的情绪,是将自我卷入情绪中的一种特殊情绪类型,包括内疚、羞耻、尴尬、妒忌、自豪等。
自我意识情绪的发展要以认知能力的发展为前提。自我意识到的情绪在2岁末随着自我意识的出现而出现。
6、幼儿情绪表达规则:亲社会规则、自我保护性规则
7、克服害怕的几种方法:对抗性条件作用、系统脱敏法、模特塑造法、认知疗法
8、幼儿的理智感有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好奇好问
八、儿童人格的发展
1、托马斯和切斯划分的三种气质:容易型(约占40%)、困难型(约占10%)、慢热型(约占15%)混合型
2、 依恋是个体对生活中特定人物的一种强烈而深刻的情感联系,当我们与这个人交往时,就产生愉快的体验,在面临压力时能从他们那里获得安慰
3、一种广泛使用的依恋测量方法是陌生情境法。安斯沃斯
4、发展阶段:1) 前依恋阶段(无差别的反应期,0~6周)(2) “依恋关系建立期”阶段
(有差别的社交期,6周~6个月) (3) 依恋关系明确期(积极寻求与专门照顾者的接近,7月~2岁) (4) 交互关系形成期(2岁以后)
5、教养方式:(1) 权威型教养方式(2) 专制型教养方式(3) 放任型教养方式(4)忽视型教养方式
6、按社会化程度分:第一阶段:非社会性活动,即不参与的、旁观的行为和独自游戏。
第二阶段:初步社会参与性的平行游戏。第三阶段:两种真正的社会互动1 联合游戏,
2 合作游戏,按认知程度分:功能游戏、构造性游戏(创造性游戏)、假装游戏(象征性游戏)、规则游戏
7、自我意识是人对自我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关系诸方面的认知、体验和调节,它渗透于整个心理和行为中,是对之起调控作用的综合系统。婴儿自我意识的测量:点红测验,以婴儿在镜子是否产生自我指向或该行为是否增加为标志确定其自我意识的发展。
8、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1)依从性和被动型(2)表面性和局部性(3)情绪性和不确定性(4)大部分幼儿对自我的评价偏高
九、道德的发展:
1、儿童的道德认知是指个体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和社会道德规范的认识。它包括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以及道德信念形成三个方面。
2、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认识的发展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
3、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1)前道德判断阶段(2-4岁)(2)他律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5-7岁)(3)自律或道德相对论阶段(8-11岁)(4)青少年时期相当于形式运算阶段
4、柯尔伯格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1)前习俗水平:在前习俗水平,儿童基本上按行动的结果判断是非。阶段1是他律道德,对行为判断的主要依据是避免惩罚,服从权威。
阶段2是个人主义、工具性目的和交换(2)习俗水平,阶段3是人际遵从(个人之见的相互期待、相互关系和一致性)阶段4是法律和秩序(3)后习俗水平,在后习俗或原则性水平,人们的道德判断是根据考虑过和接受了的原则。阶段5是社会契约,阶段6是普遍的伦理原则,儿童认为应运用适合各种情况的抽象的道德准则和普遍的公正原则作为道德判断的根据。
5、柯尔伯格认为,幼儿的道德认识是处于前习俗水平,他们的道德判断是个人化的、自我中心的和具体的。
6、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保持-生成-动机
7、自律道德阶段的发展特点:①认为规则不是绝对的,可以怀疑,可以改变。在某些情况下,规则可以违反。
②判断行为时,不只是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的动机。
③能把自己置于别人的位置,判断不再绝对化,看到可能存在的几种观点。
④惩罚较温和、贴切,带有补偿性,以帮助错误者认识和改正。
⑤不再相信内在公正,认识到越轨行为可以隐蔽而不被觉察或惩罚。
8、他律阶段的发展特点:①认为规则是由权威制定的,是绝对的、不可以改变的。
②判断行为的好坏只依据行为的客观后果即客观责任,而不是行为者的意图或动机。
③非此即彼。判断行为时不是好就是坏,而且认为别人也会这样想。
④内在的公正,把惩罚看成是天意,赞成严厉的惩罚。
⑤单方面尊重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
9、班杜拉、直接强化:个体出现合乎要求的行为后所导致的学习结果的知悉,或实物、金钱、表扬及其他象征物的获得,加强了该态度和行为。
替代强化:儿童在观察别人行为时,别人所受到的强化影响儿童去学习和抑制这种行为。这个过程称为替代强化。
自我强化:自我强化是指儿童已经建立了自己内部的行为准则,当儿童的行为符合这个准则时,就奖励自己;而当其行为违反了这个规则时,就惩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