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瓷器的保护和收藏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瓷器文物与所有的物质存在一样,它们的寿命总是有一定限度的,但这种限度有长有短。文物这种物质在寿命的长短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自身条件”,比如一般说来,石玉类寿命长于陶瓷类,陶瓷类寿命长于金属类,金属类寿命长于纸、竹、木、丝毛棉麻等有机类,二是“外在条件”,即客观环境对它们造成的危害。想让任何文物达到永寿无疆是不可能的;但人们可以使文物在妥善的保管条件下达到延年益寿,尽可能长久地为一代又一代人们服务。任何文物,使之生命(指物质本体)超过数百、上千年应无大问题;而瓷质文物,其材料与内部结构比许多类文物要稳定的多,所以它们具有延年益寿的内在条件;我们的任务是不断改善其外在条件,使之存之久远;这对利用古瓷文物研究、欣赏者十分重要,对企图保有瓷质文物而保值、增值者就更为重要。
瓷质文物的损伤原因
在静态下,瓷质文物内部发生的变化并不明显,从这一点看它比除玉石外的任何文物都要稳定,瓷质文物可能受损伤的原因主要来自外部。以下谈主要的一些原因。
人为造成的损伤。瓷质文物以硬脆为特征,人为所造成的损伤有碰撞造成的,有手持瓷质文物不当而造成的。碰撞造成的损伤有:1、口磕,指器物口边胎釉,由于撞击出现的大小不等的缺碴伤痕;2、冲口,口部被碰撞后出现的细裂纹,长短不等,一些细小裂纹有时看不出,有时称为“外冲里不冲”,只在外部形成冲口,而未冲透内壁;3、磕伤,指器身胎釉某一部分被其他物体碰撞而磕坏;4、凿伤,指受硬质工具硬性刨凿致尚;5、炸纹,器物颈、肩或腹部受撞击后,出现放射性裂纹,又称“鸡爪纹”,有时称作“冷莹”,如器底部因投放物件相撞致伤;会形成“炸底”;6、折断,琢器因胎体相接处碰撞损伤,折成数段;至于裂纹、裂口、磕口、腹伤、崩釉,等等,皆可知是由于碰撞而造成的具体损伤及程度。
以手持瓷质文物不当而造成的损伤有:断鋬、段系耳、断流、断颈、断足、身碎,等等。新出土的瓷器由于长期埋没于地下,胎身内水份饱满,质地变得相对酥松,尤其容易造成这类损伤。
震动造成的损伤。除人为震动之外(上一条中已述),还有地震、建筑物倾倒塌落、水流和水流冲动、动物碰撞,等等。所造成的损伤与人为造成损伤是相似的。
有意或无意之中造成的摩擦,它与碰撞不一样,不是剧烈地碰击,而是以其它物质在瓷器表面造成摩擦伤害。常见摩擦伤害有:1、毛口、毛边,口边或口面的釉面因摩擦(也因碰撞)而间断脱缺或全部脱落;2、划伤,釉面或彩绘的表面,被硬物划破;3、磨釉、伤釉,因釉面与其他物体摩擦,使釉面局部损伤,严重者可达“磨釉及胎”程度;4、软道,指釉面及经常摩擦出现的细微丝纹;5、朱亮,釉面长期使用,经过长久磨挲而失去光泽;6、伤彩、脱彩,器物上的彩绘纹饰(常指釉上彩),因磨划而伤及局部或全部(有的也可能被掩埋而造成脱彩),有的彩会因长期用鸡毛掸的拂扫而脱尽;等等。
温度、湿度造成的损害。因为物质结构相对稳定,瓷质文物受温度、湿度伤害的机率远比其它类文物为小。但认为温度、湿度对古瓷文物不会造成伤害是错误的。瓷器在零下15℃到50℃范围内,只要平稳过渡,那伤害不大,它所害怕的是较短时间内温差过大。我们认为日温差(指二十四小时之内最高与最低温差别)不能超过摄氏10度,过大的温差回造成器内热涨冷缩活动加剧,使釉层受伤脱落,使胎釉部位原有明暗伤痕加大加深,甚至会使器型崩坏,大家有现代一般瓷烧热,立即投入冷水,一定会看到温差所造成的伤害,湿度所造成的伤害,主要是湿度过大使胎釉接合处钻入大量水份,加剧胎釉分离,湿度差过大也会加剧胎釉部原有的各种伤害。有时过大的湿差、温差共同作用,这样对瓷器造成的伤害就更大。
火烧造成的损害。火烧会对瓷器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釉面会变色、变质、裂脱,胎也会烧作、炸碎,在高温下会造成器型的完全扁塌扭曲。
灰尘造成的损害。扬尘中成份很复杂,有时它会造成磨擦类损伤;有时它钻入原有胎釉上的伤纹裂口,在湿度的共同作用下,使灰尘微粒膨胀,所产生力量会造成或加剧釉面剥落,加大胎釉裂纹。
生物造成的损害。有的是直接的,如鼠、猫等身体造成的碰撞;如有些厌氧菌(如硫酸盐还原菌作用)对一些较粗或胎釉结合不良的瓷器(如宋以前的产物),会使釉质变成黑色,使胎质表面疏松甚至变成酥粉壮。另外有的是间接的,如白蚁、鼠类、一些微生物对存放瓷器的柜箱、囊匣等造成的咬蚀腐变,一旦塌跨将对瓷器造成损害。在考古出土的瓷器上,常见植物根系在瓷器表面、内面留下的、无法去除的痕迹,说明植酸对瓷器也会造成损害。
光照对瓷器造成的损害。太阳光,尤其是紫外线,通过光化学作用使瓷器胎、釉变色,瓷器上多种色彩的光敏程度不一致,但阳光对它们肯定都有危害。长期裸露在阳光下,还会因光、温、湿、灰的共同作用而对瓷器产生更为不良的影响。光照对瓷器造成的损害表现较缓慢,常常被人忽视。
化学物质造成的损害。瓷器会因盐、碱、酸类液体较长时期沁泽,而产生剥釉、胎骨质或碎裂。空气或液体中的有害化学物质会造成釉、胎色变,发黄、发黑、失透等损害。
以上分析了几种对古代瓷器造成的损害,或许还可以总结出更多一些。归纳一下,无非是属于物理机械性伤害与化学性伤害这两大类;尤以物理机械性伤害表现直截明显。可是,绝不能因瓷器化学成份比较稳定而忽视可能产生的化学性伤害。
瓷质文物的最佳保藏条件
满足瓷质文物的最佳保藏条件,即可以使之延年益寿,使一代又一代人欣赏它们所焕发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光芒。以下,从工作经验与设施材料结合角度,谈及有关问题。
加强保护,避免人为损害。
瓷器所受伤害,许多场合下是人为造成的,首先要提高直接接触瓷质文物人员的素质,做到:1、手持瓷器一定要双手持器,左手托底,右手扶持,绝不许单手拧颈、持鋬、持柄、持流、捏耳、抓底;2、手持或移动瓷器时不与他人交谈;3、凡有附件如盖、座的瓷质文物,要分两次移动,绝不许如盖罐等带盖搬移,因为除了一定要用软纸、软绢、软布、谷糠等分层包装,外包箱匣,清代到民国时期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装箱瓷器,又软又实,整箱从1米高处落下,箱内瓷器安然无恙;4、瓷器无论搬运、装箱、绝不允许互相叠、靠,这样极易造成碰伤、磨伤,如数件装入整箱,器器之间要用软质衬妥;5、无论何时何地放置瓷器,必须注意落座处,严防直接放于石、水泥、金属、砖质的硬质地面上,最好置于布、麻、毛、绒、草质垫子上,垫子不能光滑而要软而毛糙;6、各种瓷器的放置一定要处于顺其自然的接地姿态,不要随便将口、腹、附件等部位接触地面,曾多次发生过壶、瓶等横放而使颈腹受伤的事故,如必须(如观察底足)将器物倒置,器口等必须垫仪软质不滑的材料,以免损伤口、颈、腹等部位。
创制最有利的设备,以使古瓷有一个安适的“家”。
1、瓷器文物,尤其是精美者,一定要置于囊匣中保藏,囊匣一定要内软、外硬,内部可用软泡沫塑料包以绢绸,柔软舒适,最好不用棉花。棉质易吸水发霉长虫,外部可用木质。2、如入柜、箱,一定要用硬质泡沫塑料、透明尼龙线等加固瓷器,防止突然震动而倾倒,有些易倾倒的大型器,可在器腹内下部放置软布包的沙袋,使之重心向下,避免倾倒,在柜、箱、橱中也一定要避免迭摞相碰。3、古瓷之“家”,一定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最好在黑暗出保藏,鉴定中有“灯下不看瓷”之说,如必须在日光中看瓷器,一定要在散射光下,而避免直射光。4、有关设备的防尘、防生物、防一切有害化学品、防过大温差(每24小时不超过摄氏10度)、防过大湿差(每24小时不超过相对10度)、防火灾,等等方面,自然是不言而喻的。5、瓷器文物置箱、柜、橱等,一定要有很强的抗震功能,其比例一定要敦实,有条件的使之与建筑等等做到整合化,这些设备内部也不能使瓷器有晃动的可能。6、搬运输出瓷器的工具也应当静稳,尽可能减少震动,绝不能有跌落的可能。
古瓷器的日常保养。
1、传统的说法,让人手经常摩挲古瓷,长久使之产生“包浆”,泛一种“宝光”,这是人汗脂等弱酸在瓷器表面的积累作用,其实这种做法不妥,我们主张带软质白手套或洗净双手把持瓷质文物;2、瓷器如胎瓷结合良好,可以在流速缓慢的净水中洗涤,如釉面肮脏,可以有淡肥皂清洗,但洗后一定要用净水(最好是蒸馏水反复洗净),如果瓷质胎釉结合不好,则不能水洗;对新出土瓷器,要让它缓慢自然还硬,不能暴晒,收干之后看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洗涤,能洗则洗,不能洗则在附泥上少许施水而缓缓剥除附泥,千万不能用硬物刮泥。3、瓷器表面灰尘用小吸尘器去除,或用气球吹除,沾着的灰尘可用丝绢等软质材料拂除,不能用鸡毛掸拂除。4、有些瓷器因釉面光泽枯涩,可用四川白蜡、亮光蜡、胡桃油等薄涂补光,但手法要慎重,避免光泽过硬,避免釉面受伤。5、出土瓷器深入釉中的土沁不要强行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