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从优秀到卓越

从优秀到卓越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从优秀到卓越

一、如何让自己在工作中占据先机?

导读:华人首富李嘉诚,出生于1928年,今年88岁。

当记者问到李嘉诚的退休计划时,他这样说道:“我已做好退休准备,但现在还没有这个计划。我每天都乐于为股东或基金会付出时间和精力,数十年如一日,我可能是公司请病假最少的人之一。”

我有晚上在办公室加班的习惯,因为白天应酬太多,有个员工也跟我一样,晚上经常出现在公司办公室里。

我就跟他说:“不要太晚,注意休息。”

他说:“今天还有工作没完成,做完就休息。”

有一天晚上,我发现他走了,可过了一会儿又回来了,我过去问他,他说在路上突然想起,电脑系统的一个数据弄错了,所以马上回来,改了再回家。

他的这种敬业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后来,公司成立一家新部门,我让他做了部门经理。因为工作交给他,不会耽误在他手里,我放心。他现在已经是公司的副总。

李嘉诚的办公室陈设非常简单,桌面上干净得一张纸都没有,因为多年来他坚持“今日事今日毕”。

这就是李嘉诚,他就是这样一个不拖延的人,李嘉诚的世界里没有拖延,在他看来,每一个向往未来的人都要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不论是谁,管理者也好,员工也罢,只要有了拖延这样的恶习,那么他的进取心就一定会逐渐减少,最终丧失。

每个人在快要取得成绩的时候,往往因为一个懒惰的念头而放弃了一秒钟,而这一秒钟就是最大的错过。

凡是能及时完成的工作,他必然很快就付出努力。对于他来说,拖延浪费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财富和荣誉。

将手表调快10分钟,这是李嘉诚多年以来养成的一种习惯。在李嘉诚看来,这就是一种抓住机遇的表现。每天提前10分钟,就意味着每天多10分钟的机会。

在李嘉诚的眼里,什么是先机?

当一个新事物出现,只有5%的人知道时,赶紧做,这就是机会,做早就是先机。

当有50%的人知道时,你做个消费者就行了。当超过50%时,你看都不用去看了!

这是使李嘉诚常胜不败的一个重要因素。透过这个“先机”要诀,我们不难发现,赶紧、做早等字眼无不传递着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勤奋。

李嘉诚的勤奋习惯是年少时在茶楼养成的,这也为李嘉诚今后取得的商业成就铺垫了基础。广东人习惯喝早晚茶,大清早就有茶客上门。故茶楼规定必须在早上5时开始为客人准备茶水茶点。

为此,李嘉诚的闹钟总是调快10分钟响铃。这样,每天他都是最早一个赶到茶楼,为的就是能够让自己随时走在别人的前面。

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让李嘉诚将“抢先”视为经商的头号要诀。

二、如何让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

当塑胶花厂办起来之后,李嘉诚便开始琢磨,如何让这家厂子办得红红火火,如何成为塑胶业的佼佼者?

李嘉诚主动向行业的专家询问有关塑胶花的知识,并且亲自学习先进技术。

当得知生产塑胶花的公司缺勤杂工的时候,李嘉诚随即到这家公司报名,从勤杂工人做起,以打工的方式系统地学习制造工艺,十分虔诚地向工友请教有关技术。

这样,李嘉诚很快便掌握了塑胶花的技术。正是这种勤奋,让李嘉诚最终成为了一代“花王”,也为他今后的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嘉诚创业之初所处的那个时代,由于信息寡劣,几乎是谁勤奋谁就有可能捡个金元宝。

也正是因为这样,李嘉诚将“塑料花”的生意做到了全世界。如今,勤奋虽说不再是创业营商的唯一因素,但仍旧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李嘉诚是勤奋的,他并不曾因为这不是他目前的工作而放弃学习,而是一点一滴地渗透销售的本质。

他每日除了处理好总经理应该做的事情外,总是蹲在工作现场,身着工装,同工人一道工作,实验每道工序的具体操作过程。

其中,有一个小插曲很值得一提:有一次,李嘉诚站在操作台上割塑胶带,竟然不慎把手指割破,鲜血直流。性格倔犟的李嘉诚并没有吭声,而是自己暗地里迅速缠上胶布,又继续操作。

不想,事后伤口发炎,很是严重。他这才到诊所去看医生,幸好没有落下后遗症。

据说,许多年后这件事被一位记者知道了,这位记者向李嘉诚提及这事,幽默地说:“您的经验,是以血的代价换得的。”

李嘉诚微笑道:“大概不好这么说,那都是我愿做的事,只要你愿做某件事情,就不会在乎其他的。”

就这样,李嘉诚以自己的勤奋和聪颖,很快就掌握生产的各个环节。

掌握各个环节的好处就是:庞大的销售网络被李嘉诚缜密地建立起来了。销售及生产势头开始因为协调连贯而变得日臻完善。

李嘉诚成为塑胶公司的台柱,同龄人中的杰出者。20岁出头的他,就爬到打工族的最高位置,做出了令人羡慕的业绩。面对这样的业绩,李嘉诚应该心满意足。然而,在他的人生字典中没有“满足”两个字。

这一次,他决定离开。关于离开,他并没有特别挣扎,他已经对自己充满信心了。

三、如何解决生活工作中的难题?

创业成功的定律成千上万,摆在书店供人顶礼膜拜学习着,但由此成功的人还是廖若星辰点,这是为啥?道理简单,只记住了成功公式或口号,却没有深入学习,也没养成一个成功者必备的好习惯。

就拿主席的这套思维模式来说,真明白怎么用吗?模式的关键在于“写”!从提出问题开始,你就把所有问题写在纸上,等把所有问题罗列清楚后,再进入分析问题阶段,你在分析每个问题时,更应把分析内容和想法全写到纸上去!

写分析稿有三大好处:第一,集中精力只想一个问题,避免空想时东想西想。

第二,写的过程也是激发灵感的过程。写作文不是奇思妙想纷纷涌上心头吗?这跟写作文是一曲同工。

第三,写下分析的过程,方便下次思考时有案可查,不会忘记过去所想。好,分析完,最后进入解决问题阶段,只需把分析过程梳理一遍,提炼精华,反复比较后总结出应对之策,结论就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提出问题时,要分清主次,主要矛盾解决完,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所以要先分析最重要的问题,只有解决最重要的问题,才能琢磨次重要的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常用的思考套路。

我的面试技巧、招人策略、重归传媒策划、策划离京求职等需要动脑的事,都是拜该法子所赐。一些攻伐谋略和人生规划的思维过程,绝不是凭空所得,或是所谓灵机一动。灵机一动不靠谱,万一灵机了,可没“一动”,怎么办?

咱办事没那么不靠谱。每当遇到难题时,我都会按照该模式来思考解决问题。拿出一笔一纸,边想边写,思维极其集中。时间久了,不用像当初刚学会这法子那样从头写到尾写个没完,熟能生巧,巧能生精,现在简写几笔就成。

但每次想完事,脑子肯定累得不成。减少因考虑不周而导致失败的概率是该模式的一大优点,但刚开始尝试会感觉很费脑筋,恨不得把纸撕烂,有时甚至越分析思路越乱。没关系,这只能说明你还没掌握好思维模式,用多了自然能体会到其中的奥妙……

美国西点军校一贯以“魔鬼训练营”著称。学校规定:毕业生要经过一项测验:在空旷地带挖个深洞,里面安置一个高四米、直径为两米的金属圆桶,内壁光滑。

傍晚时受训人被放进圆桶,一夜之间不能爬出圆桶,不仅测试零分,而且还将受罚,被人从上面抛泥土盖顶,埋至半腰深。自项目设置以来,没有毕业生如愿以偿。

当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像别人一样跳进桶内,他就在想:“难题肯定能打破,否则项目设立毫无意义。”可是面对没有任何着力点的金属桶,人高马大的他同样也没办法超越生理极限,根本不能空手爬出来。

第二天,主考官见他还在桶里,就让士兵向桶里抛洒沙土。这时,麦克阿瑟没傻等,而是左闪右躲,并迅速把沙土踏在脚下。不一会儿,好戏开场了,抛下来的泥土在他精心堆积下,竟堆成一座越来越高的土堆。

最后,他站在土堆上一跃而出!那一年,麦克阿瑟以98.14分的成绩毕业于西点军校,创西点军校毕业学员分数奇迹,后来他成为美国五星上将。人生中难免会遇到类似困境,惟有坚持信念,不断主动寻找突破口,不断变化思路。

也许今天的困境就会成为明天成功的垫脚石。

脑海里的思维定势非常可怕,如果想打破脑海里的坚冰,没别的方法,必须开来一艘破冰船。有意识地做出不破不立的决断,有意识地思考非常规思路,这样才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当然,所有人都知道这些道理,但如何能让自己经常妙招迭出,对不起,真没巧招,长期训练吧!从小事情做起,从事事做起,尤其是从失败的事情做起,付出总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