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的性能参数分析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交换机的性能参数分析?适用选择和可拓展选择是我们选择交换机的两个出发点。
交换机的产品类型:
1、快速以太网交换机
2、千兆以太网交换机
3、万兆以太网交换机
4、POE交换机
5、光纤交换机
6、网管交换机
7、企业级交换机
8、智能交换机
9、SOHO交换机
10、网吧专用交换机
11、路由交换机
12、运营级接入交换机
因为交换机的类型很多,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应该根据自己的应用目标选择恰当的交换机。
交换机的分类说明:
1、根据网络覆盖范围划分交换机:广域网交换机和局域网交换机
2、根据传输介质和传输速度分交换机:以太网交换机、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千兆以太网交换机、10千兆以太网交换机、ATM交换机、FDDI交换机和令牌环交换机。
3、根据交换机应用网络层次划分交换机:企业级交换机、校园网交换机、部门级交换机和工作组交换机、桌机型交换机。
4、根据交换机端口结构划分交换机:固定端口交换机和模块化交换机。
5、根据工作协议层划分交换机: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和四层交换机。
6、根据是否支持网管功能划分交换机:网管型交换机和非网管理型交换机。
交换机的传输速度:是指交换机端口的数据交换速度。目前常见的有10Mbps、100Mbps、1000Mbps等几类。还有10GMbps交换机。
应用举例:
1、 10M/100Mbps自适应交换机适合工作组级别使用。
2、纯100Mbps或1000Mbps交换机应用在部门级以上的应用或骨干级别应用。
3、10GMbps的交换机主要用在电信等骨干网络上。
目前交换机在传送源和目的端口的数据包时通常采用直通式交换、存储转发式和碎片隔离方式三种数据包交换方式。。
1、直通交换方式(Cut-through):可以理解为在各端口间是纵横交叉的线路矩阵电话交换机。
2、存储转发方式(Store-and-Forward)应用最广泛!
以太网交换机的控制器先将输入端口到来的数据包缓存起来,先检查数据包是否正确,并过滤掉冲突包错误。确定包正确后,取出目的地址,通过查找表找到想要发送的输出端口地址,然后将该包发送出去。
存储转发方式在数据处理时延时大,这是它的不足,但是它可以对进入交换机的数据包进行错误检测,并且能支持不同速度的输入/输出端口间的交换,可有效地改善网络性能。
这种交换方式支持不同速度端口间的转换,保持高速端口和低速端口间协同工作。实现的办法是将10Mbps低速包存储起来,再通过100Mbps速率转发到端口上。
3、碎片隔离式(Fragment Free): 这是介于直通式和存储转发式之间的一种解决方案。
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
1、背板带宽标志了交换机总的数据交换能力,单位为Gbps。
2、背板带宽越高,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设计成本也会越高。
3、线速的背板带宽, 考察交换机上所有端口能提供的总带宽。计算公式为端口数*相应端口速率*2(全双工模式),总带宽≤标称背板带宽,背板带宽上是线速的。
4、第二层包转发率=千兆端口数量×1.488Mpps+百兆端口数量*0.1488Mpps,速率能≤标称二层包转发速率,交换机是线速。
5、 第三层包转发率=千兆端口数量×1.488Mpps+百兆端口数量*0.1488Mpps,速率能≤标称三层包转发速率,交换机是线速。
说明:
对于万兆以太网,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14.88Mpps。
对于千兆以太网,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1.488Mpps。
对于快速以太网,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0.1488Mpps。
对于OC-12的POS端口,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1.17Mpps。
对于OC-48的POS端口,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468MppS。
包转发率标志了交换机转发数据包能力的大小。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也就是包转发率越高。
在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都需要足够的缓存来记忆这些MAC地址,所以Buffer(缓存)容量的大小就决定了相应交换机所能记忆的MAC地址数多少。
交换机设备的端口数量是交换机最直观的衡量因素,针对固定端口交换机,常见的标准的固定端口交换机端口数有8、12、16、24、48等几种。
模块化插槽数量针对模块化交换机,是指模块化交换机所能安插的最大模块数。用户可任意选择不同数量、不同速率和不同接口类型的模块,以适应千变万化的网络需求。企业级交换机应考虑其扩充性、兼容性和排错性,应当选用模块化交换机以获取更多的端口。
交换机的全双工是指交换机在发送数据的同时也能够接收数据,迟延小,速度快。
IEEE(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制定的以802开头的标准:
目前共有11个与局域网有关的标准: IEEE 802.1── 通用网络概念及网桥等 IEEE 802.2── 逻辑链路控制等 IEEE 802.3──CSMA/CD访问方法及物理层规定 IEEE 802.4──ARCnet总线结构及访问方法,物理层规定 IEEE 802.5──Token Ring访问方法及物理层规定等 IEEE 802.6── 城域网的访问方法及物理层规定 IEEE 802.7── 宽带局域网 IEEE 802.8── 光纤局域网(FDDI) IEEE 802.9── ISDN局域网 IEEE 802.10── 网络的安全 IEEE 802.11── 无线局域网
VLAN,中文名为"虚拟局域网", VLAN是一种将局域网设备从逻辑上划分,不是从物理上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单元)的数据交换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