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聚果糖是什么(一)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低聚果糖是果糖基经β-键连接且聚合度≤9的功能性低聚糖。低聚果糖是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增殖双歧杆菌、促进肠道蠕动,防治便秘和腹泻、促进矿物质吸收等作用。
低聚果糖起源
1950年,Bacon等人在研究酵母转化酶时,发现此酶具有转化生成蔗果低聚果糖的功能后,人们开始对低聚果糖的工业化生产进行了深入地研究。
1957年,盐见德发现了与β-呋喃果糖苷酶(β-fructofuranosidase)不同的三种酶:蔗糖、蔗糖1-果糖基转移酶(E.C.2.4.1.99),6-果糖基转移酶6FT(6-fructosyltransferase)以及1-果糖基转移酶1FT(1-fructosyltransferase)等三种,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明确了它们的作用和性质,进而分别合成了异蔗果三糖(1-kestose)、新蔗果三糖(nekestose)和果聚糖。自80年代初以来,人们逐渐发现了低聚果糖的优良生理特性。
1982年,日本明治制果公司中央研究所对低聚果糖的安全性进行了急性毒理试验,亚急性毒理试验,下痢试验等试验结果表明,低聚果糖作为食品及食品配料具有安全性,并首次进行了工业化生产。
低聚果糖定义
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FOS),果糖基经β-糖苷键连接,末端带有α-D葡萄糖基、聚合度为3~9,或不带有α-D-葡萄糖基、聚合度为2~9的功能性低聚糖。注:可作为食品原料使用。
加工原料
《低聚果糖国家标准》(GB/T23528-2009)批准菊苣、菊芋、蔗糖作为低聚果糖的原料。
菊苣(Cichoriumintybus L.)是菊科菊苣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耐寒、耐旱,喜生于阳光充足的田边、山坡等地。其根肉质、短粗;茎直立、有棱、中空、多分枝;叶互生、长倒披针形;头状花序、花冠舌状、花色青蓝。菊苣也是《中国药典》收载的一种中药,性味:微苦,咸,凉;功能主治:清肝利胆,健胃消食,利尿消肿;用于湿热黄疸,胃痛食少,水肿尿少。
菊芋,又名洋姜、鬼子姜,是一种多年宿根性草本植物,高1-3米;有块状的地下茎及纤维状根;叶通常对生,有叶柄,但上部叶互生;头状花序较大,少数或多数,单生于枝端,舌状花通常12-20个,舌片黄色,开展,长椭圆形,管状花花冠黄色,长6毫米。菊芋也是《中华本草》收载的一种中药,性味:味甘微苦,性凉;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消肿;主热病,肠热出血,跌打损伤,骨折肿痛。
低聚果糖最初由日本明治制果株式会社首次生产时,是蔗糖低聚果糖,之后在欧洲生产出菊苣低聚果糖,再后由凡秘能生产出菊芋低聚果糖。全球范围内,只有凡秘能可同时生产两种低聚果糖:菊苣低聚果糖、菊芋低聚果糖,其中菊苣低聚果糖产销量全球第四、菊芋低聚果糖为全球独家生产,其他低聚果糖厂家都仅可生产一种低聚果糖:菊苣低聚果糖或者蔗糖低聚果糖。经多年科研攻关,凡秘能低聚果糖质量已达到日本、欧洲同等水平,个别指标还有超出。
以菊苣、菊芋作为原料的低聚果糖统称为天然低聚果糖。天然低聚果糖不一定是有机低聚果糖,但有机低聚果糖一定是天然低聚果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