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节嫉妒心理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有句电影台词这样说道:“每一个人都会变得歹毒,只要你尝试过什么叫嫉妒”。的确,这是在文艺作品中非常常见的心理状态,甚至是很多作品的主题。但是我们这里所讲述的嫉妒,一般是指个人在意识到自己对某种利益的占有受到威胁时,或者是潜在的利益和潜在的威胁,因而产生出的一种不良的情绪体验。嫉妒心理经常会与不满、怨恨、烦恼、恐惧等各种消极情绪联系在一起,这样就会构成嫉妒心理的独特情绪。但是嫉妒也分很多种类,不同的嫉妒心理有不同的嫉妒内容,在名誉、地位、钱财、爱情这四个人生的大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还有一种比较极端的嫉妒者,凡是别人所有的,都在其嫉妒之内,因而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
嫉妒心理非常好分辨,有一些比较显著的特性,比如进攻性,古希腊斯葛多派的哲学家认为:“嫉妒是对别人幸运的一种烦恼。” 嫉妒心理的攻击目的在于颠倒被攻击者的形象。嫉妒心理一般还带有强烈的指向性。嫉妒心理的指向性往往产生于自身同时代、同一部门、同一水平的人中间,而且和对方是否是自己身边的人并没有关系。因为曾经 “平起平坐” 或 “不如” 自己的人,如今超过了自己,于是就会产生强烈的抵触和对抗。
嫉妒还具有一定的发泄性和伪装性,大多数嫉妒者都伴随着发泄性行为。比如言语上的冷嘲热讽、行为上的冷淡、身体攻击等,也就是说,是把嫉妒心理表现出来。同时,嫉妒心理被大多数人所不齿,往往会使嫉妒者千方百计地进行伪装,企图让人察觉不出来他的嫉妒。
嫉妒其实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情绪,关键在于你怎样去处理。实际上,嫉妒并不完全是负面的情感,轻微的嫉妒使人意识到一种压力,同时会产生出一种向他人学习并超越的动力,可以促使人去拼搏、去奋斗、去争取成功。我们应该将嫉妒的消极心理转为竞争的积极心理以自己之优势胜过对方之劣势,这样才是智慧的选择。但是,如果面对嫉妒导致的焦虑和敌意,并且切实地觉得别人使自己难堪,由此而产生痛苦,甚至还会向他人发出攻击性的言行,这样长此以往,就会成为个人成长和人际交往中的障碍,严重者还会导致悲剧的发生。
嫉妒心理不会凭空出现,它是有生长的土壤的。在文艺作品中也常常会提到一个嫉妒的人到底是在嫉妒什么,而在我们现实中,嫉妒的心理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 人往往会因为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嫉妒心理。另外,在与他人比较来确定自身价值的过程中也容易产生嫉妒。
如果别人所具有的价值比重开始增加,就会觉得自己的价值在下降,从而就会产生一种情绪体验。这种体验让人非常痛苦。尤其是比较对象和自己不分上下或不如自己时,这种强烈的负面情绪很容易转化为对别人的不满或嫉恨,内在的心理在行为上表现出从对立的立场上寻找对方的不足,或者是认为对方之所以成功只是由于外部原因,而不是其自身的能力。所以会通过诋毁对方达到自我心理上的暂时平衡。即使是控制自己不表现出上述行为,但是原来轻松无拘无束的交往气氛也就会因此变得剑拔弩张。因嫉妒引起的人际关系疏远、紧张乃至冲突的事例数不胜数。
嫉妒是人类的毒瘤,不仅毒害自己,也影响他人,所以做出调适就是非常重要的了。应运充分认识嫉妒心理的危害佳。嫉妒是社会生活的腐蚀剂,是毒药,它腐蚀人的品质、损害人的事业、形象和身心健康。一个成熟的人,必须要克服偏激、增强自信,待人力求不受个人心境、情绪的干扰。然后还要调整自我价值的确认方式。简单地与别人比较往往会导致片面的看法。有科学研究表明,自我价值确认倾向于社会标准 (通过周围人、社会流行观念等),就会特别容易引发嫉妒;一个人越是以自己的思考、以自己内在的准则为参照,就越会减少嫉妒。其实。海阔天空,在社会上能够体现出个人价值的方面很多,而每个人的优势和劣势又不尽相同。所以说,如果单一用一个标准衡量人的价值是不准确的。在漫长的人生中,更重要的事是不断超越自己,而不是超过别人。只想着超过别人,是没有意义的事。遇事要想得简单一些. 人生总有不如意之事,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如果正处在愤怒、兴奋或消极的状态下,能较平静、客观地面对现实,这样就可以达到克服嫉妒的目标。
最后,你还可以试着进行自我驱除。嫉妒实际上是一种突出自我的表现,无论你遇见的是什么事,首先考虑到的是自身的得失,因而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如果出现嫉妒心理的苗头,应该马上进行自我约束,摆正你自己的位置,努力驱除嫉妒心态,这样你就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心态,嫉妒也就无法找上门来。